前言
在当今的数字化时代,优秀的用户体验已经成为互联网产品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。真正优秀的前端开发者,不仅要有扎实的技术功底,更要能够设计出如同 Apple 官网产品介绍般精致、流畅且极具吸引力的体验,为用户带来无与伦比的视觉与交互享受。然而,在国内独特的环境下,前端项目的评价标准却显得有些独特。
现状的枷锁
代际差
在国内,对于一个前端项目,评价标准往往并非从美观、交互、设计、价值等专业角度出发,而是“领导满意的设计才是最好的设计”。这一现象背后有着深层次的原因。领导们通常更注重项目的稳定性和安全性,这就是守江山的思维,担心新事物带来不可控的风险,往往尽量在位期间不出错平稳度过。但掌权者又存在恋权的情况,因此审美迟迟无法提高。
畸形生态
以政府部门的官方网站为例,很多网站页面设计多年来变化不大,依然是传统的布局和样式。因为领导们希望网站能够稳定运行,不出差错,所以宁愿选择保守的方案,也不愿意冒险采用新的设计理念和技术。掌权者这种恋权且求稳的心态,使得他们审美提升的动力不足,秉持着“能用就行”的策略。在这样的氛围下,前端开发者不得不迎合领导的需求,减少学习成本,采用更保守的开发方案。
马太效应
这种“能用就行”的策略,直接导致前端行业的要求逐渐下降。当项目对美观和交互的要求不高时,开发者就无需花费过多时间和精力去钻研前沿的设计和技术。教育机会和前瞻技术的获取逐渐减少,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。前端开发者难以接触到新的知识和理念,技术水平难以提升,进而导致整个行业的竞争力下降,工资水平也持续偏低。人们向来用行业薪资来评价行业的等级,因此前端逐渐在后端面前失去了竞争力。
此消彼长
我国互联网发展的初期,后端平台的建设是重中之重,就像新中国大基建需要建设坚固的地基一样。在这个阶段,后端开发者承担着搭建服务器、数据库、后台系统等重要任务,他们是互联网行业的基石。大量的资源和人才都投入到了后端开发中,以支撑互联网业务的快速发展。例如,阿里巴巴等电商巨头的崛起,离不开强大后端系统的支持,它们需要处理海量的交易数据、保证系统的稳定性和安全性。
然而,随着互联网行业的不断发展,后端平台搭建基本饱和。像一些传统的企业管理系统、电商平台后端,技术架构相对成熟,不会再有大量新的开发需求。此时,互联网企业为了降低成本,开始进行裁员,只保留少量的维护人员即可。这就是一个典型的行业发展过程,从快速发展到逐渐饱和,不再需要过多开发人员,互联网企业开始裁员,只保留维护的人才即可。
机遇与挑战
当人们的审美水平逐渐提高时,前端开发者的价值才有可能真正凸显。就像苹果公司通过其精致的产品设计和用户体验,引领了全球科技产品设计的风尚。如果消费者对产品的审美和要求提高,那么企业和组织就会更加重视前端开发。
然而,AI 的快速发展给前端开发者带来了巨大的挑战。AI 技术的进步使得它能够快速生成代码、设计页面,甚至能够根据用户需求自动生成交互方案。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,每个人的技术水平和发展程度差异很大。在 AI 快速发展的背景下,对未来各行各业的影响都不容忽视。当教育程度跟不上 AI 发展程度时,这就是一个很大的矛盾存在。
结语
AI 本是帮助人们更好工作的工具,然而仅仅对于本就很厉害的人才是工具。AI 真正取代的不是行业,而是行业里的普通人。